我覺得用「質量」來指稱「質」的最大問題是,「質」跟「量」本身就是一組相對的概念:質化與量化。所以當你說質量的時候,它到底是一個量,還是一個質?另外台灣華語的「質量」也根本不是「質」的意思,而是 mass,是一種量(quantity)。

相似的問題也在「數據」一詞出現。我們很容易把「數據」當成是量化資料,因為詞裡面就有一個「數」。問題是這個詞通常是「data」的翻譯,而 data 可以是量化也可以是質化。

對我的工作來說,質化資料比量化資料還要重要,比如說文字回饋或訪談等等。所以我會儘量使用「資料」這個詞來指稱「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