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不覺得一定要做紙電同步。先不論它們是不是「同一個產品」,數位商品的整個發行與行銷模式都跟實體產品差很多,連帶也影響到製作模式。
以軟體為例:以往用光碟的實體發行模式是主流的時候,流行的的是「瀑布式開發」,也就是先把產品打磨好,然後再拿去上市行銷。類似於紙書集中在上市一個月內行銷的模式。
後來以網路遞送為主之後,就變成「敏捷式開發」,也就是把核心功能大概弄出來之後就先發佈(內測、公測),儘早接觸受眾並吸取回饋,等於是邊開發邊做受眾關係了。然後就滾動式修正、增加新功能等等。
這是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轉變,電子書有很多可玩的,並沒有需要跟隨紙書的生命週期。
(做版權書的大概就無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