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部落格內容進行聯賣轉發(Syndication)
對我來說,blog(部落格/網誌)仍然是書寫與發布內容最舒服的管道。一個可以自己排版、自己掌控內容的網誌,給我一種寫什麼東西都可以的感覺,而且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有漂亮的版面。我基本上不用怕自己寫的東西會因為帳號被鎖而消失不見,也不用怕莫名其妙被網路霸凌(雖然網誌上還是可能會有機器人與黑粉留言)。所以我在寫網誌的時候,基本上是當作我自己的筆記本在寫的。
然而,個人網誌本身有個弱點,就是相當不容易被發現。如果上網查的話,大多可能會告訴你說網誌很適合做內容行銷,但那就是少數幾個類別而已。如果你在寫的東西根本就不適合 SEO,比如說生活散文類的東西,那內容很可能飄不出去——這是我以前的想法。
我現在重新研究 blog 的世界後發現,其實網誌雖然本身並沒有 discovery(發現)機制,也還沒有夠強的 aggregator 去把所有的網誌都串起來再做推薦(至少完全比不上社群媒體,除非平台自己也做社群媒體),但是網誌是可以透過一個通道把內容發佈到不同平台去的。
這個通道,就是 RSS。
RSS 是 Blog 的內容目錄
在出版業裡,一間出版社經常會交由一或多間經銷商來出貨給所有的書店通路。經銷商並不負責直接販售書籍給終端消費者,而是擔任書籍流通的功能。當出版社出新書的時候,要先傳新書資料卡給經銷商,讓經銷商去跟各通路提案。最後收取各通路的訂單,再將書籍出貨給各通路。
我們可以把一個 blog 看成是一間出版社(它是!),那麼 RSS 就是它的書籍資料卡,或者說內容目錄。透過這個內容目錄,其它的內容轉發服務就可以去將內容發佈到電子報、社群媒體等平台。
這個「將內容發佈到別的平台」的動作,就叫做 syndication(聯賣)。事實上,RSS 的全名,就是 Real Simple Syndication,意思是真的很簡單的聯賣機制。
內容轉發服務是 Blog 的經銷商
剛剛提到了一個重點:內容轉發服務,也就是各種抓取 RSS feed 文章並貼到某個平台的服務。比如說:
- RSS-to-Email:許多的電子報服務都有這個功能,就是會自動抓取一個網誌的文章,然後定期彙整(一日、一週、一個月等等)之後,以電子報形式傳給訂閱者。
- Cross-posting:像 micro.blog 等平台就可以抓取網誌文章,然後直接把內容或連結貼到 Medium、Threads、Mastodon 等等的社群媒體上。
- RSS Discord bot:會自動把網誌內容貼到 Discord 頻道裡的機器人。
如果沒有既有的工具的話,也可以用像是 IFTTT、Zapier 等自動化工具,自訂網站內容的發佈的地方。
最終的目的是不為發佈而煩惱
做為一個內容創作者,最怕的就是過多的行政程序。創作者應該要專心的地方有兩個:產出內容,以及與人互動。如果把時間花在手動轉貼內容的話,就代表創作與互動的時間減少了。
而網誌本身是可以促進大量產出的。RSS 的聯賣轉發則是可以最省事的把產出的內容搬運到各大平台上。如此一來,我們寫完文章並在網誌上面發佈後,就可以直接到平台上看看有沒有回覆,並且與人互動了。
RSS 不死,只是退居幕後
雖然好幾年前 Google 就把他們的 RSS 閱讀器 Google Reader 殺死,大部分人也轉用社群媒體來當主要的內容消費地,但這並不代表 RSS 會慢慢消失。相反的,我認為 RSS 現在才是回到它的初始本質,也就是 syndication 聯賣轉發,是一種 B2B 的協定。
我甚至認為 RSS 會一直存在下去。最大的原因是,許多內容平台都會支援 RSS 匯入,就算它們不支援 RSS 抓取。Substack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原因是它們想要把內容從別的地方搶過來,而 RSS 是最方便也最普及的格式。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網誌服務還是會支援 RSS,因為如果沒有 RSS 的話,使用者就要手動轉發內容到別的地方,這會降低這個網誌平台的吸引力。
最後是,整個 podcast 生態系都是奠基於 RSS 之上的,是 RSS 最成功的範例。它證明了 RSS 標準是完全可以內嵌於主流市場的,只要運用得宜的話。而雖然部落格的生態系並沒有像 podcast 一樣那麼依賴 RSS 閱讀器(podcast 播放器基本上就是聲音檔的 RSS 閱讀器),但是社群媒體或其它社群平台也還是可以用 RSS 來進行發佈。
希望可見的未來,所有的平台都願意擁抱聯賣轉發模式,打造 RSS 的接收、發佈功能。
訂閱敘事鋸週報。每週一寄出。電子報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