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的二重奏:雨曦《噬神師》的生活圖景與秩序重構 by 李中翔
作者:李中翔
城市之於人的意義是什麼?當我每每走在臺北街頭,試著用手機鏡頭與備忘錄刊載我所認識的城市,那想起來的幾句箴言與空間理論,隨手附註其間,便覺得自己已開始懂得世界運行的深理,然而陌異感卻從一次次的回望中升起。因為日子過於井序、條分縷析,那慣養出來的稜角開始刺人扎心,這才發現我們心底早已有個聲音,希望我們解構一切既有形式。《噬神師》就像是將熟悉的生活拆卸為細碎的畫面,重新組裝嵌合,同時情緒也隨演繹與詮釋的狀況反覆調聲,最終讓我們看見了新秩序的誕生。翻開一本詩集,有時像是在大霧裡摸索輪廓,感受生命的厚度;有時卻也能像《噬神師》這樣,遊走在邊界之上,而且地表傾斜,以我們較為生疏的模式,去感受物象、時間、經驗交錯而生的美感,而不去科學化的計量生命的規準。或許,它也是一本充滿「對照」的解答之書,在異文化、異域的想像與驗證中,帶領我們徹底地走一趟屬於自我經驗與感受史的旅程,如〈虛構〉一詩末段,用幻想、影子看見城市,與時間深處那「不斷繁衍的故事」。
「異態」與自我的變化
時代與自我的歸趨實難幾句話就蓋棺論定,往往還需理性上的辯詰、感性上的調控,但唯有「變化」是恆常之理。而概念的闡述不一定是方便法門,其中偶爾遺落的細節,卻往往是使我們又陷入懷疑且更傾心於實證的鑰匙。〈Overinterpretation〉展現了「異」與「常」在我們生活內外的交戰,這中間更顯複雜的是——還有力求主觀與試圖客觀的「我」,彷彿外在被各種力量反覆推拉,內在還有無數聲音攻防不止,那「存在」的命題也就在破碎/捧起之間被攤開。詩中更寫到「繁衍的影追逐我們」,似乎差異也並不等於或走向相違,似乎相同的語境底下,也還內建一道銳利的血痕,將在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常態」中,給予一些信念最沉重也最輕柔的一擊。對應「噬」的意涵,既有由內而外,更有由外而內的不同狀態,或「吞噬」或「反噬」,在其他詩中也呈現了這樣的「富含異態」的景況。如「窗被雨水吞噬」(〈白噪音〉)、「我信仰噬神者會拯救滲水的我」(〈內耗〉)、「彷彿今日份的憂鬱藥已被慾望吞噬」(〈Limerence〉),使我們看見了種種變化的跡象,以及產生「異態」以後,對於過往或未來狀態的拼貼,那些自我也被揭露在變化的歷程裡,重複播映。
「異文化」與自我的對位
人類文明建構在大地的經緯上,而我們受惠於科技發展,得以實地踏訪或以文本、媒體等諸多形式,在家臥遊世界各地。《噬神師》裡的文化符碼與隱喻豐富,在詞彙的選用與組搭等書寫策略上,將史地結合,找出一條通往此地、此刻的路徑,並與自己所在的軸線對位,試圖讓文化的脈絡不僅走入比喻與象徵中,更走向不斷變化翻騰的自己。若以〈Heterogeneity〉為例,開頭「前綴或後綴/我們都是均質性異化的獸」已闡明「對位的方式」,接續著像是臨摹似的描述,從特徵、骨架、城等建構空間的形制,帶到下一段「讓眼淚給希臘神殿」,再度呼應與神之間的關係。還有教堂、異教徒、愛奧尼之死的接續出現,看似打造了一個觀賞歷史的「異文化」場域,最後也在「互相消磨」以後淡出,走入叢林,似重置了自我的一切而返回原始。而關於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書寫更可見作者對所生活的城市歷史之體察,在此,「異」不僅是作為參照,更是史實的一部分,刻寫在身份與認同之上。〈Virgin〉主軸是初次慾望化作實際肉體的交織,意境朦朧,「維多利亞港」與「港人」也呼應了自我的對位,當周遭瀰漫各種層次的「藍色」,離開時又「把影子安放在身體內」。某些時刻裡,自己熟悉的文化好像也會突有異文化之感,如當下被其他感官經驗所迷幻,或者憶起過往、揣想未來之時。
「異」在敘事上的表現與顛覆之意義
雨曦在調整詩句節奏與敘事策略上,是精熟且不帶痕跡的,即使刻意的保留距離與空白,我們依然能觀察到或同或異的關聯。〈Spectrum〉的畫面感強烈,與身體有關的比喻指向缺憾(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是抱憾),有些執念似乎還遍尋不著出口,故調轉敘事——以死言生,以向光提示背光。或如〈圓環〉打造一個相互迭代的場景,從「回到逃避之前」、「否定假設」、「重複播放」、「勿忘記出口方向」等,都巧妙的楯接在循環的概念上,乍看像是無法走出,但實際上卻更可能還兼含不願走出的深層意涵。後面連續五行反覆「政府將繼續無視他們」可能是內心的複誦,圓環越繞越縝密,到最後突破不了之時,立即又以今昔之承繼,試圖把時間的尺幅拉開,把上下的距離推開,「圓環」瞬間有了歷史縱深,完成了一次從細節到整體的顛覆。而這種顛覆屢見於書中,讓讀者讀完後,更願意回到詩歌裡尋找軌跡,再補足可能蘊藏的意義。
若從「異」的角度來說,雨曦的《噬神師》「常」與「異」的同構其實都指向了自己,而這個自己就如同詩句所流露的——濃烈感性與理性思辨,在最日常的場景裡,把想像的力度帶入,扭轉既有範式與架構,而後回歸自我所認定的秩序中,且繼續校準、對位。我認為《噬神師》深具思索生命意義的價值,以新的角度著眼許多看似歧異甚大的正反關係,透過密實的文字與意象,引領讀者走入他那既像異域,卻又十分真實的魔幻世界。
訂閱敘事鋸週報。每週一寄出。電子報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