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一種文化補助的策略:創作者基本收入。
補助的最終目的是建立起內部市場的健康循環,而這需要加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相青睞。
在社群媒體的年代,其實創作者很多時候比中間人還接近終端消費者。因為創作者通常是很懂他所創作的類型,可以輕易的跟他的受眾講同一種語言,反而很多中間人是做不到這點的。畢竟拿政府補助的中間人,最優先要了解的語言,是政府與補助守門人的語言,不是受眾的語言。
另外,補助的另一個目標,是確保從業人才不會流失,讓 know-how 可以一直累積。
這個 know-how 很明顯應該在生產者,也就是創作者手上。比如日本漫畫家是透過師徒制來傳承。
錢給創作者,才能保護 know-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