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saw 電子報 #22

我的寫作設備、iPadOS 的 Stage Manager。

Narrativesaw 電子報 #22
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一晃眼又過了快要一個月。這個月我開始把重心放回小說的編修上面,因為再不把它完成的話,我就會覺得好像永遠完成不了它。目前的狀態是每天約可生出 500 到 1000 字左右。說是編修,其實是補完原本沒有寫出來、寫得不完整的部分,當然也有再次回訪時新生出來的靈感。另一方面,小說設定還是蠻龐雜的,前後也有不連貫的部分。我是把東西寫出來之後就會忘掉的人,所以常常會不記得前面寫了什麼,編修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前後這麼不統一。尤其在這種一堆架空名詞的小說裡,要保持用語的一致性我發現其實還蠻難的。

我的寫作設備

我發現分享自己在用什麼設備是一件很開心的事,so here we go:

鍵盤

我是用 Keychron K6。它是一支機械式鍵盤,省去了 F1 到 F12 那排跟數字鍵,讓它的尺寸變得很適合攜帶。機械式鍵盤是蠻吵的,所以並不是所有場所都適合用。我在咖啡廳都用得很開心,但在共同工作空間就不太好意思用。

之所以想用機械式鍵盤,是因為想要那種打字下去的確實感。做為一個騎檔車、自己組電腦跟音響的人來說,手動這件事有一種魔力,一種操控的快感。雖然薄膜式鍵盤跟機械式鍵盤其實跟手不手動沒什麼關係,但心理上的那種踏實感總覺得還是機械式好一點——特別是跟 Apple 之前的蝴蝶式鍵盤來說。

蝴蝶式鍵盤動不動就會連續打出兩個字母,打起來真的是像在薄冰上面跑步一樣,不知道會不會什麼時候一腳踩破冰層然後整個人掉下去。聽說最近 Apple 打輸官司要因為這個鍵盤賠償使用者,可惜只限於美國的某個州。我是認為應該要全球都賠償啦,雖然鍵盤可以免費換,但有期限,而且拿去換也是要跑一趟、也要等一段時間。真的是幸好現在 MacBook 都換回剪刀式鍵盤,不然我真的不會想再買 MacBook。

Keychron K6 有個地方我不是很滿意,就是它打字的聲音空空的,給人感覺像是廉價的玩具。不過我最近發現有個東西叫做鍵盤底棉跟夾心棉,可以改善所謂的空腔音,效果確實蠻顯著的。它的原理其實就跟在喇叭裡面塞吸音棉一樣,避免腔體共鳴(對,喇叭的發聲原理並不是靠共鳴,反而是共鳴越小越好)。塞進一片底棉之後,打字的聲音變得確實很多。如果你有在用機械式鍵盤的話,也可以試著改看看。

平板

我是用一台 iPad Pro 11”。因為我現在主要的工作是寫稿、輕度的部落格管理、使用像是 Google Maps、行事曆、試算表、郵件、簡報、文件編輯等等,都是用 iPad 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所以用 iPad 並不會有什麼不足的感覺。反而因為 iPadOS 的設計,寫稿時還可以更專注,更容易進入 flow——所謂的心流

iPad 同時也可以做輕度的影像編修與剪接,不過我現在是比較少碰這塊。如果注重色彩管理的話,12.9” 的 iPad Pro 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在 iPadOS 16 會有跟 MacBook Pro M1 Pro 類似的色彩參照模式,可以用絕對值去顯示像 Rec.709 跟 HDR PQ 等等的色彩標準。

我還沒升級到 iPadOS 16,所以偶爾還是會碰到 Safari 切到背景的時候自己把程序殺掉,導致切回去的時候網頁要重新載入的蠢事。不知道 iPadOS 16 有沒有改善這一點。

平板支架

我是買一個雙層的筆電架,一把兩三百的那種。它主要只是讓 iPad 可以直立懸空,然後讓我可以輕度使用 Apple Pencil 這樣。之所以要直立懸空,是讓我不用佝僂著看螢幕——一般 iPad 用保護蓋當支架立起來的時候,都是橫擺著放桌上。這使得要看清楚螢幕內容的時候會無可避免地把頭前傾,從而帶給後頸與脊椎很大的壓力。如果要姿勢正確的話,那 iPad 是一定要懸空在桌上的。理想中應該是比照一般電腦螢幕的標準:眼睛跟螢幕上緣在同樣的水平上。我買的支架因為是設計給筆電的,所以沒辦法調到讓 iPad 升那麼高,但還是比蘋果官方的各種鍵盤與支架好太多。那些支架看起來就不是設計給長時間使用的,螢幕跟鍵盤離那麼近,就表示要不是手要擺很高,要不就頭要低很下去。

之所以要直立,則是因為這樣最適合文書處理。可以想像一下,打字機就是把紙張擺直的,而我現在的設置其實就是把打字機的紙換成是一台 iPad 這樣。配上 Ulysses 的打字機模式(切換行的時候頁面也會自動捲動,使輸入游標在螢幕上的垂直座標永遠不變)以及機械式鍵盤,那感覺就更像了。

除此之外,瀏覽網頁與各種應用,其實在 iPadOS 上對於直立的適配都做得不錯。橫放我覺得是更適合多工工作的場合,比如說要同時開幾個視窗,並且切換來切換去的時候。但當我只有開一個 app 的時候,如果是文書相關的(寫稿或上網等等),那橫放的時候就會有點浪費空間的感覺。當然,有些網頁的 viewport 沒有對直立適配得很好,很多東西顯示不出來,也就只能擺橫的看了。

iPadOS 16 的 Stage Manager

WWDC 2022 不知道過去多久了,我還沒有寫心得。主要原因是也沒有太多心得,很多東西好像都在某個地方看過,比如說可自訂的鎖定畫面之類的。

可以看出 Apple 想要將 Focus 功能推到更高的位置,變成類似 HomeKit 情境的東西這樣。但我的生活型態蠻難清楚地分出不同的模式,所以我也不太知道要怎樣去設置模式,結果最常用的還是開車中跟睡眠之類的。偏偏這兩種模式也是最不需要看鎖定畫面的模式,所以可自訂的鎖定畫面對我來說實在是用不太到。不過我倒是蠻喜歡這種可以自訂的功能,也許未來哪天用得到。也期待各 app 開發者可以想辦法把 Focus 模式融合到自己的 app 裡,比如 Things 就很適合依據現在的 Focus 模式去顯示相對應的待辦事項。

不過我主要想談的是 Stage Manager 這個功能。我看它在大部分人的評論裡面都是一個不太重要的功能,因為看起來只是重新發明 macOS 上的 Mission Control 而已。但我認為它的潛力是很大的,因為它不只有 Mission Control 的多桌面功能,也可以取代 Dock 的「最近開啟的 app」功能。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經驗在 iPadOS 跟 macOS 上面是一樣的,所以我相信未來連 Handoff 的功能都會加進去,使它變成某種跨裝置的桌面體驗——或者說操作環境體驗,因為它跟傳統桌面不一樣,沒有檔案管理的功能,只有應用程式組而已。

跟檔案管理脫鉤是一個蠻重要的點,因為這代表「桌面」這個持續已久的比喻會越來越邊緣化。目前只有桌機跟筆電才有「桌面」這個概念——可以在上面放文件跟其它檔案,也可以在上面開啟視窗的一個空間。桌面在其它的作業系統,包括行動裝置與電視等等,都不是那麼的適合,因為這些作業系統都是朝應用為先的方向發展,而非檔案為先。現在看來,連桌機與筆電也會慢慢地減少「桌面」概念的重要性——在 macOS 版的 Stage Manager 中,好像是當有應用程式在前台的時候,桌面的檔案會隱藏起來,變成只剩下背景而已。

這與人們的使用習慣轉變相符。以往,人們習慣在辦公桌前工作,所以作業系統去模擬一個桌面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現在,辦公桌的用途慢慢變成只用來放螢幕跟鍵盤滑鼠而已。許多年輕人比起傳統紙本更熟悉螢幕上的文件視窗,而這些視窗是垂直漂浮在螢幕空間裡,而非平放在桌面上。

人們還是喜歡「檔案」這個比喻,所以像 Google Drive 之類的雲端硬碟服務還是以檔案為主要比喻,而非資訊科技更普遍的資料庫。不過,這些檔案比較像是放在某個抽屜裡,或者某個文件夾裡,而不是放在桌面上。當要打開某個檔案的時候,我們會打開 Google Drive(可能用的是瀏覽器而不是 Finder 或檔案總管),然後從 Google Drive 再打開那個檔案。

換句話說,現在的檔案管理,在設計上已經不像以前是一切應用的基礎,而是變成眾多應用中的一員。想想 Google Drive、Dropbox。

從「桌面」到「操作環境」的這種概念上的轉變為什麼重要?我認為這是為了 XR 的操作系統在鋪路。在 XR 中,如 macOS 或 Windows 的「桌面」概念會變得非常奇怪:一個無限延伸、垂直的平面,上面可以放很多檔案(的圖示)。那這個平面在 XR 中是平的,還是要變成球面?圖示是「放」上去的,還是「掛」上去或「黏」上去的?因為 XR 空間會多出這些物理概念,所以「桌面」這個東西就會變得很怪。比較正常的方式,應該是把檔案管理當成一個視窗,讓它飄在旁邊這樣——也就是留下 Finder 與檔案總管,以及 Google Drive 或 Dropbox 的網頁版等等,但把永遠存在於所有視窗背後的「桌面」整個拿掉的意思。

也許未來的「桌布」會變成「壁紙」(英文本來就有這種說法了),或甚至變成透明的。使用者會看到應用程式視窗漂浮在現實當中,nothing else。這樣的使用者體驗現在用平板與手機的技術都已經可以達到,但實用性並不大,因為平板跟手機本來就是以單一視窗佔滿螢幕的設計。也就是說,行動裝置本來就是融入在現實當中的。不過如果是 AR 眼鏡的話就必然要這樣設計了,否則它就只是 VR 眼鏡而已。

一些新聞

New audio experience now streaming on Netflix

原來 Sennheiser 的 Ambeo 空間音效品牌野心這麼大!以前以為它只是做硬體產品而已,沒想到會跨足到串流去。

這個技術跟 virtual surround 類似,除了它是用立體聲去模擬環繞聲,而不是用耳機。有些 Netflix 的影片的立體聲音軌已經變成這個版本了,不用另外裝任何硬體跟軟體,因為這是在雲端就算好,再串流到消費者端的。

台灣首支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升空 短期發射場域首飛[影] | 科技 | 中央社 CNA

台灣即將變成有能力發射火箭上太空的地方了。由「火箭阿伯」吳宗信帶領的國家太空中心(NSPO)在今年轉變成直屬於科技部的行政法人,並且在屏東旭海的短期科研發射場成功發射火箭,飛了大概一分鐘之後打開降落傘並成功降落在海上。

影片一定要打開看,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

不知道過多久可以看到台灣自己把衛星送上太空。非常地期待。

Subscribe to Narrativesaw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