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saw 電子報 #13

Culture wars 與堀川

Narrativesaw 電子報 #13

這個禮拜沒什麼在看新聞,而是在試圖從生產力地獄裡爬出來。

Culture wars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最近說要把 Twitter 買下來以「保障它的自由」。前 Reddit CEO(2012~2014)Yishan Wong 反對這件事,寫了一長串推文勸馬斯克不要淌這趟渾水,繼續做他更擅長的事更好——做電動車、上火星、部署星鍊等等。在推文裡面,他說過去的自由的網際網路的概念已經過去了,因為這個概念是針對那種保守派對色情與暴力的內容審查而來的,但現在的網際網路幾乎是每個人都想審查敵對方,所以怎麼做審查都會有人不爽,但不審查的話所有人都會不爽。

他的觀點還有很多,可以點進去看看。我覺得他沒談到的是社群平台的設計本身通常都是在「促進交流」的,但促進交流的終極型態就會是極化,因為在極化的狀態下,人們基本上就是在打無數場意識形態戰爭,永遠不會結束的那種。戰爭狀態就是一種毫無節制的交流。他的說法,是「文化戰爭」,是當代網際網路的日常。

如果不想要極化的話,人們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事不能講,或者要講得委婉一點。這也就是所謂的圓滑。但圓滑就也不會有聲量,越圓滑就越安靜,而這在社群媒體主宰的時代裡並不是被鼓勵的生存策略。結果就是,社群媒體必然走向極化,除非它去節制人們的交流。

Yishan 說,審查的標準並不是內容,而是行為。也就是說,就算你說的內容完全正確,在客觀上與科學上來說都是,但如果你用一種煽動性的方式去說的話,一樣會被審查,以避免變成一股非理性的暴民勢力。他舉出病毒實驗室洩漏論為例子:雖然後來被證實真實性很高,但一開始社群平台還是把這種論述封了,因為它造成許多像是種族仇恨之類的問題。

他提出社群平台只要存在,就必定會進行審查,不然就只能自我崩塌。我滿認同這種說法的。與其想「要怎麼改善社群平台」,不如想想「為何我們需要社群平台」吧。

很大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需要社群平台。

原來新生南北路原本是一條渠道叫做「堀川」

這解釋了為何這條路跟其它台北東區的筆直道路不一樣,彎來彎去的,在棋盤式街道中很突兀。不過就跟台灣城市大多數天然/人造的水道一樣,堀川並沒有消失,而是加蓋後隱身起來,繼續做雨水下水道系統的主幹。

從日本殖民政府在市中心特別挖一條這麼大的大排,並建設一整個下水道系統,就可以看到日本政府對治水的重視。畢竟日本也是常常受颱風侵襲。

Subscribe to Narrativesaw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