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saw 電子報 #14

高格率影片、創作的目的、裨海紀遊

Narrativesaw 電子報 #14
Photo by Jakob Owens / Unsplash

變熱了,又開始下雨了。最近感覺除濕機滿水的速度變快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HFR 高格率影片

我最近在想,4K HDR 影片的下一代格式應該不會是 8K,而是 120FPS,也就是每秒 120 格的影片。因為 4K 影片在大部分的觀看環境來說其實已經蠻夠了,重點是像素密度夠高,而不是解析度夠高。比如說,印刷要看 DPI(每英吋點數),螢幕要看 PPI(每英吋像素),VR 眼鏡要看 PPD(每度像素)。而 4K 對於一般的平面影片觀賞環境來說,像素密度是很夠的。事實上,台灣大多數的數位影聽,都還是用 2K 在播放。有空的話可以去百貨公司的電視專櫃看看,8K 電視跟 4K 電視的差距要靠多近才看得出來。

但低格率跟高格率之間的差別就太明顯了。傳統電影的 24FPS 給了觀眾距離上的美感,卻也讓畫面上移動的物體極難看得清楚,隨便一個搖攝,也不用多快,就會出現一堆殘影。電視與網路的 30FPS 好了一點,60FPS 好更多,但我自己的感覺是,120FPS 才開始有了「像是在看現實」,一種類似恐怖谷,但沒那麼恐怖的感覺。VR 裝置也多是以 120FPS 為標準,否則殘影太多太抽離,甚至更容易頭暈。但是上到 120FPS 的話,使用者就會開始「相信」這個虛擬現實了。

120FPS 的視覺震撼度,我認為絕對不亞於當時從 480p 進化到 Full HD。就逼真度而言可能還超過,因為低解析度其實就類似近視,在現實中是可複製的,但低格率就完全無法在現實中複製了。所以高格率+低解析度影片的沈浸感,可能遠遠超過低格率+高解析度影片。

「我創作不是為了出版,是為了自由。」

上禮拜六到宜蘭找親戚,參加了在嶼伴書間舉辦的手製繪本分享會。當中的繪本創作者張筱琦回答我的提問時,說了這句話。

我的問題是沒有針對誰的,只是問了「做手製繪本是為了要出版嗎?」因為我不知道繪本生產的流程是怎樣,所以好奇出版繪本前創作者是不是都會做出手工樣書。不過創作者們好像把問題聽成了問他們創作的緣由,反而激出大家發自內心的回應,算是誤打誤撞。像筱琦說的這句話,我就覺得很受到鼓勵。她本身其實已經是職業繪本作家,所以講這句話的重點在於她不是為了迎合出版社跟編輯而創作的。她已經跟出版社簽約了,所以對,流程上她可能是要做好拿給出版社,但對她來說,創作是為了在創作裡找到自由,那才是創作的核心。

雖然她的狀態並不是大家都可以共享,但我也開始想,如果創作的時候能夠進入到那種自由而不受拘束的狀態,那不是很棒嗎?剛好上禮拜我也開始做自由寫作,覺得確實是可以進入到一種解開束縛的狀態,真的蠻爽的。接下來我想試著把自由寫作的方法放進編修《SYNC》的過程裡,希望能挽救一下快要跌到谷底的生產力。

《裨海紀遊》真的好精彩

之前在圖書館翻到郁永河——一個清治時期早期的福建官員——來台灣採硫磺寫下的遊記《裨海紀遊》,覺得哇,寫得也太生動了吧,幾乎像是在讀報導一樣。把搭船過黑水溝的驚險過程的視覺、聽覺、嗅覺都記錄了下來之外,也描繪了他看到的當時漢人聚落與平埔族聚落的生活樣貌。透過他的文字,好像真的像是回到十七世紀末的台灣,在跟我們的祖先互動一樣。

最近又心血來潮,上網查了全文,就在網路上讀了起來。然後才知道,噢原來當時台灣平地除了中南部一些地區之外,幾乎都是平埔族的地盤,而平埔族跟荷蘭、鄭氏以及清朝其實都受到某種「管理」,設有長老/土官負責跟官府打交道。郁永河一路北上,其實常常是平埔族的社在接待。像從八里搭船進淡水河、在北投山腳搭建茅屋等事,就是由淡水社長張大幫忙籌備的。到北投住下來之後,台北盆地的各社土官還跑來見他,跟他做交易。

這樣的族群互動,以及這樣未受漢人「開墾」的台北,想像起來實在是很有趣。漢人要到十八世紀初才申請到墾照,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取得了淡水河沿岸的土地,興建起大龍峒、大稻埕與艋舺等聚落。

Subscribe to Narrativesaw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