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設計我的組裝電腦

我從小就喜歡組裝電腦。那種動手把一個系統建立起來,像是給它生命的感覺是無可取代的。去年,好像是因為想要玩遊戲還是玩 VR 吧,我組了一台新桌機。硬體部份的開銷大約是三萬到四萬之間,當中有大概一半的成本是在顯示卡上面。它運行到現在都還是蠻順的,所以我想記錄一下當初設計這台主機的想法。

我如何設計我的組裝電腦

我從小就喜歡組裝電腦。那種動手把一個系統建立起來,像是給它生命的感覺是無可取代的。去年,好像是因為想要玩遊戲還是玩 VR 吧,我組了一台新桌機。硬體部份的開銷大約是三萬到四萬之間,當中有大概一半的成本是在顯示卡上面。它運行到現在都還是蠻順的,所以我想記錄一下當初設計這台主機的想法。

核心:CPU 與 GPU

在設計一個系統的時候,我會先確定最核心的運算部位,也就是 CPU 與 GPU,因為這兩個單元基本上決定了整台電腦的效能。記憶體、磁碟一樣重要,但並沒有太多相容性的問題,所以適合之後再決定。

CPU 我很快就確定是 Intel,因為去年的時候,Intel CPU 比 AMD 的性價比要來得更高。雖然那時網路上許多人都推 AMD 5600X,但我上 YouTube 看了幾款 4K 遊戲大作的顯卡測試影片後,發現大部分的瓶頸都在於 GPU 而非 CPU,而且差距頗大。所以那時我就決定要買便宜堪用的 CPU,而雖然那時 Intel CPU 已經出到 11 代,但都缺貨,效能看來也是用能耗去換的,所以我就選了 10 代的 i5-10400。

GPU 的話,我選的是 Nvidia 的卡,因為 AMD 的顯卡總給我一種支援不夠廣泛的感覺。另外,我也很想要光線追蹤功能與 DLSS。這讓選擇限縮到 RTX 30 系列顯卡。而我那時的目標解析度是 1440p,因為我覺得在電視上玩 4K 與 1440p 並沒有太大的視覺差別,卻可以省下蠻多錢的。我組這台電腦的原則是新世代中的中低階效能,在保持光線追蹤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省錢。而那時最符合這些需求的,就是 RTX 3060 Ti。而因為那時顯示卡缺貨,我唯一的選擇就是去排 EVGA 的隊。我好像是七月初開始排,排到好像 11 月還是年底拿到貨,用到現在除了風扇開關時有點吵之外,其它都覺得蠻滿意的。

這樣的組合在用了幾個月之後,我覺得確實是很搭。在玩一般螢幕的遊戲時,10400 很少會被用到超過 90%,但在玩 PCVR 的時候比較會,應該是因為更新率比較高的關係。我後來買了一台 3440x1440 的超寬螢幕,所以比一般 1440p(2560x1440)還要大了一些,蠻多遊戲可能也因此沒辦法特效全開還可以滿 60 FPS,但大部分遊戲在 Geforce Experience 的建議設定都是在高的部位,而且實際玩的時候常常可以到 70 甚至 90 以上的 FPS。

版型(Form Factor)與機殼

因為我家很小,桌子也很小,所以 form factor 是非常重要的考量點。我希望的是一台移動方便的主機,可以讓我很輕易地搬到電視旁邊或書桌下面,或甚至放在背包裡帶出門(因為我的交通工具是檔車,沒有腳踏墊可以放)。這除了會影響到機殼的選擇外,也會影響到除了 CPU 與記憶卡之外大部分的組件,包括顯示卡、主機板、散熱器、電源供應器等等。

如果可以的話,我最想要 ITX 系統,因為那是一般組裝電腦最小的尺寸了。但 ITX 系統的價位高蠻多的,而且散熱效能通常差蠻多的,所以我就退而去找次小的 MicroATX 系統。mATX 的主機板就跟一般 ATX 主機板價位差不多,但 mATX 機殼很多都沒有特別做小。當時我找到比較接近 ITX 規格大小的 mATX 機殼是全漢 CST350,而且它自訂性蠻高的,上下左後都可以裝風扇,散熱性應該不差,就選了這款機殼。

晶片組與主機板

選好 CPU 之後,就要考慮到晶片組了。我選了 B560,因為這是支援記憶體超頻的 XMP 技術的最低規格晶片組。它擁有所有我需要的功能,所以當然就選它。

主機板的話,我選的是華碩的 TUF GAMING B560M-PLUS WIFI,因為這塊版價格不高,用料應該也不差。我選擇內建 Wi-Fi 的主機板,因為我認為現在 Wi-Fi 是任何機器都必備的功能。雖然我也可以選擇另外買 USB 無線網卡,但那除了佔掉一個 USB 孔以外,就這樣凸一根在那邊我覺得也不太好,感覺很容易折到。除此之外,我想要玩無線的 PCVR,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桌機直接分享無線網路熱點給 VR 裝置去連線。

記憶體與儲存裝置

這部分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就是雙通道記憶體與 M.2 NVMe SSD 買下去。記憶體我選擇 8GB 兩條,而 SSD 我選擇 1TB。後來我另外加了一塊 SATA SSD,128GB 的,用作系統碟,而 NVMe SSD 則是用做遊戲碟。

散熱系統

這大概是一般組裝電腦裡,除了 RGB 燈光之外最具設計意義的部分了。

當代高效能裝置的溫度非常容易上升,而上升到一定溫度(大概八十幾度到九十幾度之間)時,系統通常會自動啟動 thermal throttling,也就是溫度節制機制,使效能下降。這從手機、筆電到桌電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我之前的 Intel MacBook Pro 就非常容易因為過熱而降低效能,而除了 CPU 架構問題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散熱系統跟不上 CPU 產生廢熱的速度。所以對我來說,一個有效的散熱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買了高效能的 CPU 與 GPU 根本也只是浪費。

我選擇用氣冷系統而不是水冷系統。一來是我對水冷不熟,二來是這個等級的主機還用不到水冷,三來是我感覺水冷的維護成本與風險都比較高。

氣冷系統要注意的有幾件事,包括風流的設計、入塵的可能性,以及將廢熱從處理單元排到空氣中。CST350 的自訂性很高,但前面版沒有開什麼洞,所以風流可以進出的地方包括上蓋、下蓋、後面板與側蓋。其中側蓋因為已經被 CPU 散熱器頂住,所以沒空間再裝風扇,暫且不談,剩下就是上、下、後的風流進出分配而已。考慮到熱空氣會自然流動、進氣量大於出氣量比較不容易入塵等法則,我決定採取下進後出的風流系統。同時這也是因為顯卡自己的風扇就是從下方進氣,我把機殼風扇裝在下蓋的話,就可以從下蓋直接進氣送給顯卡風扇,增加顯卡散熱效率。幾個月以來的實測證明,我只要把機殼風扇的轉速提高,就可以直接幫顯卡降溫,好幾度的那種。

說到底,散熱系統就是在針對 CPU 與 GPU,因為我的系統裡其它的組件並沒有太嚴重的過熱問題。而 CPU 因為使用率不高,又有裝了一台塔散,所以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可以說把 GPU 處理好就好。GPU 的散熱就是用下蓋機殼扇送氣給顯卡風扇,吸收 GPU 熱氣後從顯卡側邊出氣。但只有這樣的話,機殼內還是會堆積許多熱氣,會回頭影響到 GPU 與其它組件的散熱效果。比如說顯卡的風扇就可能會吸回剛剛排出的熱氣。所以,也要想個辦法把熱氣排掉。這個工作我是交給後面版的小風扇,搭配上 CPU 的塔型散熱器上風扇的排氣方向,創造出一個從前往後的風流,把熱氣往後排。另一方面,上蓋雖然沒有裝風扇,但下蓋的大風扇進氣量應該是比後面板的小風扇多,加上熱氣會往上飄的法則,許多熱氣也會從上蓋排出。反而側蓋雖然在顯卡旁邊而已,但開了後面版小風扇後,氣流大多都往後面版流出,側蓋就變得不那麼燙了。

風流示意圖
風流示意圖

幾個月來的使用感覺是,玩遊戲時一定要把機殼風扇轉速提高,否則 GPU 的溫度光靠顯卡自己的風扇很難壓得下來,很容易頂到 80 幾度左右。開大機殼風扇的話,就可以壓到 70 幾度。而開機殼風扇後,就很容易感到整個桌子底下都是熱氣,在天冷的時候蠻溫暖的,在天熱的時候就很容易讓人出汗。這應該算是有效的散熱系統了吧!

打開機殼側蓋的話,就可以發現灰塵大多都集中在下蓋的風扇進氣口處,其它地方幾乎都沒有。所以在控制入塵上,這個系統應該也是做得不錯。

電源供應器

我是買跟 CST350 搭配成一組的金鋼彈 550W。雖然大部分電腦相關社群都會推薦為顯示卡買到至少六、七百瓦以上,但我自己用瓦數計算機算下來的結果是整台主機才四百瓦出頭而已,550W 絕對夠推,就買 550W 了。

整體外觀

我蠻喜歡 CST350 的消光黑,觸感非常好。蠻多人都說全漢的 logo 在機殼前面不好看,我是拿 TUF 主機板附的貼紙把機殼貼住。Asus 在保持潮度這一點算是蠻用心的,ROG 跟 TUF 相關產品設計都看得出來有投資源下去做,甚至還送一張貼紙集錦給消費者,而主機板本身也做得像是常常要給人看一樣。確實,這張主機板本身就有 RGB led,也可以擴充 RGB。顯卡也有 RGB。結果就是我本來根本沒有要玩 RGB 的(我想要低調的,不影響遊戲跟看影片),結果還是跑出兩個 RGB 組件。加上最近買的 GC7 的話,就是三個。

CST350 也確實是很好攜帶,我之前背著它去送修,現場把主機從背包裡拿出來,蠻有趣的。

Subscribe to Narrativesaw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