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VS 專心

探索狀態某種程度上很像是傳染病,會主動地去侵入各個空間與時間。所以當面對會讓我們進入探索狀態的 app 時,也需要某種遏止(containment)策略去防止我們「被感染」。首先當然是去減少焦慮來源,比如說各種社群、新聞 app 能少就少。再來是各種訊息 app 都內建靜音功能,可以將不重要的群組、對話靜音,防止它們傳送通知。

探索 VS 專心
Photo by Mark König / Unsplash

探索專心是兩種截然對立的心靈狀態。

探索是在一個充滿變動的環境中會進入的心靈狀態。因為不知道哪些新資訊是重要的,所以需要積極地關注,以免漏掉什麼。這時的心靈會是亢奮的、充滿腎上腺素的,感官也要打開,並進入某種搜索模式。眼睛要掃描視野中的任何變動,耳朵要聆聽各種不尋常的聲音。這時的神經系統強調的是反應時間,所以往往不會進到大腦進行深度的思考,而是反射式地進行預先準備好的動作。

當我們在滑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媒體河道(動態時報)的時候,就是處在典型的探索狀態裡。因為河道是永遠都在變動的環境,所以我們會一直滑、一直滑(doomscrolling),去看有沒有任何可以分享、閱讀、回應、反應的貼文。我們也被訓練成看到喜歡或認同的文章就按讚並分享,幾乎變成了某種反射動作。

另一方面,專心是在一個安全、靜態的環境中才能進入的心靈狀態。因為缺少變動,所以感官可以鬆懈下來,讓大腦進行資訊的消化與整理。感官越放鬆,大腦的處理效率就越高。這時神經系統的某種閘門會打開,讓新資訊進入到大腦裡進行深度思考,以轉化成真正的知識,影響思緒的模型。

閱讀書籍與寫作就是典型的專心狀態。如果不在專心狀態裡的話,你會發現根本沒辦法進行這兩種活動。因為文字是諸多媒介中最要求大腦運算能力的,一旦進入到探索狀態裡,大腦運算功能會被暫時降低,理解文字與產出文字的效率也會降到最低。

我們越來越常探索,越來越少專心

在所謂的注意力經濟商業模型底下,公司們為了有更多的點擊、印象、互動,而想盡辦法讓用戶們一直待在探索模式裡。畢竟專心模式所產生的注意力雖然品質應該很高,但對注意力經濟來說一點價值都沒有。注意力經濟到目前為止都是量大於質——你很難去量化用戶有多專心看一本書,但你很容易去量化有多少用戶看過某一則貼文。

所以,當注意力經濟越發展,人們就越來越難專心。

這除了傷害到人們的心理健康,讓大家越來越焦慮以外,也開始傷害到資本主義的核心信仰之一:生產力。大部分工作所需要的專心程度雖然不用到閱讀寫作那麼高,但如果人們老是待在探索模式裡,也會有許多工作效率低下甚至無法進行。所以,近來才會開始有另一股潮流是在教人們要怎麼重回專心狀態。

我自己比較知道的是 David Allen 的 GTD 系統,以及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Flow)理論。他們提高生產力的前提都是使人進入專心狀態裡。GTD 是透過將焦慮與新資訊都先丟到收件匣(Inbox)裡來讓大腦保持專心狀態,並透過 GTD 系統來有效管理這些事項,讓大腦最終可以把這些事項慢慢消化掉。另一方面,心流法則是強調透過引導來使注意力停留在單一目標上,而這同時也需要去排除干擾。

建立你的安全空間

想要減少焦慮、找回專心狀態嗎?那首先必須要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安全而靜態的環境才行。在這個網際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讓肉身單純進到圖書館或辦公室可能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的大腦早就不止活在現實世界,也活在數位世界。只要手機在身邊,連廁所也可以是最難進入專心狀態的地方——目前唯一的淨土,大概只有蓮蓬頭底下了吧!無怪乎許多人在洗澡的時候靈感最多。

也就是說,除了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一個整齊、沒有干擾的空間之外,也需要想辦法排除數位領域的干擾。我們誠然可以直接把手機關機並丟到別的空間,但這也代表我們一碰到手機就會重新進入探索狀態裡。更好的做法,是在數位領域裡也建立一個靜態的安全空間,讓我們在操作數位工具時,依然可以保持在專心狀態裡。

幸運地,現在的各種操作系統都漸漸加進讓人專心的功能。比如說更不干擾人的通知方法,或者各種專心模式。但這些只算是輔助工具,打造安全空間的工作還是只能由我們自己來做。而我發現最有效的安全空間策略,就是把帶有探索功能的 app 隔離開來。

隔離焦慮源

探索狀態某種程度上很像是傳染病,會主動地去侵入各個空間與時間。所以當面對會讓我們進入探索狀態的 app 時,也需要某種遏止(containment)策略去防止我們「被感染」。首先當然是去減少焦慮來源,比如說各種社群、新聞 app 能少就少。再來是各種訊息 app 都內建靜音功能,可以將不重要的群組、對話靜音,防止它們傳送通知。

但我覺得最有效的遏止手段,還是將所有可能讓心靈進入探索狀態的 app 都隔離起來,不讓它們進到主畫面的首頁裡。這並不是把它們全都留在 App 資料庫裡就沒事了,而是特別弄一個主畫面頁面來收納它們,以減少自己進到 App 資料庫的次數。如此一來,每次滑到這個「焦慮源」頁面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自己可能會進入探索狀態裡;反之,當我們在主畫面首頁或其它頁面時,心靈就可以沉澱下來,感官也可以放鬆。

舉例來說,社群、新聞、訊息、串流 app 都會被我放在「焦慮源」頁面,隔離起來。我甚至把 iOS 內建的音樂 app 也放在這裡,因為它具有探索功能。當然,瀏覽器也是放在這裡,因為整個全球資訊網就是一個巨大的焦慮源。而檔案管理、照片、攝影機、筆記 app 等就會被我放在主畫面首頁,因為它們相對靜態,不會讓我感到太多焦慮。

這個策略實際上影響到我使用數位工具的方式——我現在會去尋找不具備探索功能的 app 或其它產品。比如說,我買了 Cs: Music Player 來做播放器,因為它只會顯示我的音樂資料庫裡有的歌。我也開始買電子書漫畫單行本,而不是去找連載。而我也得以閱讀更深度的網路文章,因為使用了稍後閱讀 app。

另一方面,驚喜的是,我發現我在探索狀態裡變得更知道自己在幹嘛了。我會很清楚自己是在探索狀態裡,而且會有一個目的:尋找某些重要新聞,或者想閱讀、觀賞、聆聽的娛樂內容,或者跟某位朋友或客戶溝通某件事情。以前我常常會下意識地點開某個社群或 YouTube 然後就漫無目的地亂滑,一滑就滑幾個小時,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滑。現在這樣的狀態似乎減少了,應該是隔離策略生效了。

Subscribe to Narrativesaw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