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saw 電子報 #24

Airtable,《同步戰記》,Midjourney AI,TAA 音響展。

Narrativesaw 電子報 #24

這幾個禮拜因為接了一個影集劇本開發案,所以忙到沒辦法靜下來寫電子報,拖到現在⋯⋯

Airtable

我開始用一個資料庫服務叫做 Airtable 來整理《同步戰記》(對!我給它取名了)的設定集,發現好好用噢!很適合用來做故事創作的規劃與輔助。

資料庫跟試算表(Excel、Google Sheets 等)很類似,都是一張張表格,但是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試算表顧名思義是用來計算數字的,所以適用於做帳、製作年度報表等等應用。資料庫則是用來儲存資料的,而且是長期存放的資料,所以適用於記帳,或者任何儲存資料的應用,像是人力資源管理,或者創作時的角色、場景、故事線整理等等。

如果拿記帳做例子的話,就是先把帳記到資料庫裡,然後需要製作報表時再從資料庫取出帳本資料,放到試算表裡面去做。

很多資料庫是沒有給人看的圖形介面,只能用 SQL 等等的程式語言介面去存取裡面的資料。有圖形介面的則大多是給企業組織用的,像 Microsoft Access 等。Airtable 則是更適合小團隊與個人使用,並且本身就雲端化,管理成本極低。介面也跟 Google Sheets 等試算表很像,上手很容易。

用資料庫做設定集比用試算表好的地方是資料庫表格可存放的資料型態更多元。它原生支援圖片或其它檔案的存放,而不是像試算表要「內嵌」檔案到表格文字裡。另外它的條目也可以很容易的跟別的條目做關聯,不用像試算表要打公式才行。所以我在設計角色表格時,就有個欄位叫做組織,關聯到另一個組織表格,表示這個角色屬於哪些組織。

sync-chronicles.com

然後這個是我用一個叫 Softr 的 no-code 工具,讀取 Airtable 設定集的資料所建構出來的設定集網站。歡迎大家進去看看!

我覺得最厲害的是,Airtable 跟 Softr 我都是用免費階級的,就可以做到這種程度的東西。

Midjourney AI

最近好像因為某個美術比賽的首獎被 AI 繪圖拿走,而讓 AI 繪圖又變得很紅。我自己是幾個禮拜前想幫鏡文學上面的《同步戰記》連載換個好看一點的封面,研究之後才發現 AI 繪圖很適合用來做封面,後來甚至連一堆概念藝術也都直接用 AI 來做了。我一下就把免費跟 10 美元/月的訂閱額度用完,結果最後還是買了 30 美元/月的訂閱等級。這個價格的競爭力比起人類繪師來說實在太強。

不過我最終還是希望能找人類繪師來作插圖。AI 雖然好像動作很快品質很高,但它更需要使用者投入時間去做資料研究與搜集。換句話說,它其實是把部分人類繪師的工作轉交給使用者。使用者沒辦法像一些比較懶惰的客戶一樣,隨便丟一句話就要繪師生出他滿意的圖,而是要自己去找想要的風格的繪師或軟體等的關鍵字,然後多方嘗試不同的關鍵字組合,最後祈禱構圖跟自己要的相去不遠。

說真的,AI 使用者比起客戶來說,更像是繪師的角色,或者說是某種繪師經紀人的角色。人類繪師在面對 AI 繪師的強力競爭時,其實比起其他人更適合轉去當 AI 使用者——因為人類繪師對於風格、構圖、色彩等等的語彙知識量應該是相對多的。同時,人類繪師也掌握了把圖畫修正到精的能力,可以達成 AI 繪師沒辦法走到的最後一哩路。最後,人類繪師仍然具備獨創風格的能力,可以把自己風格的圖餵給 AI 來使用。

我是認為「風格」這個東西在未來有可能會變成著作權的重點項目,因為那確實是具有獨創性、需要下苦功才能找出來的東西。在人類繪師時代,繪師如果去拷貝別的繪師的風格,影響對原繪師有限,因為量不多、市場跟原繪師重疊。然而在 AI 繪師時代,AI 繪師可以讓世界上所有人輕易地拷貝某個人類繪師的風格去產生任何畫作,那為什麼還要找原繪師來畫畫呢?所以我認為至少在對 AI 下指令的時候,不能隨意地下「模仿某繪師風格」的指令,除非該繪師授權給該 AI 使用自己的作品去產生風格。

未來可能會是這些人類繪師的風格都變成需要付費購買或訂閱的產品,而部分利潤就會回饋給人類繪師。人類繪師的工作就變成創作風格獨特性強烈的畫作,然後賣這些畫作與風格給 AI 使用。還沒辦法做到這些事的繪師,則是從「AI 溝通師」這個工作做起,再慢慢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TAA 音響展

去了音響展,把三層樓聽了大概八成,但覺得好的應該不到一成。聽過空間校正過的聲音之後,聽沒校正的都覺得超糊,很多人聲都像一面牆一樣砸過來。然後家庭劇院廠家只有五間,裡面有自動校正的可能只有 Sennheiser Ambeo,但它是個 soundbar。一間是專做家庭劇院喇叭的,環繞聲道都有排出來,結果沒有環繞聲音源。一間是一台聽起來像單聲道的 3.1 聲道加天空跟環繞聲道,我感覺環繞喇叭音質比前置喇叭還要好。一間就環擴,有 Dolby Atmos 但沒自動校正(這樣還有 Atmos 的意義嗎?我不太確定)。剩下一間比較特別,是賣監聽喇叭的,而且直接擺一台 MacBook 開 Apple Music 放 Dolby Atmos 音樂,還放了一台貼了像是 Pro Tools 快捷貼紙的電腦鍵盤,respect!(連工作人員看起來都像是混音做到一半被拉來的業界人士)

結論:我很確認我不是發燒友,是 DSP、EQ、自動校正派的。未來如果要建置音響系統,我會買有自動校正系統的 Dolby Atmos 環繞擴大機,並搭配同一品牌的喇叭就好。這些廠商確實沒有時間做房間的聲學處理,但如果是用 DSP 來做空間校正的話,所用時間不用半小時,卻可以大幅改進聲音到八九十分。只可惜發燒廠商不會用 DSP,怕人們可能會發現一台便宜的電腦(樹莓派)跟一隻便宜的校正用麥克風比花其它地方的錢值得太多。

一些新(舊)聞

研究:TikTok內建瀏覽器 監控用戶輸入信用卡號研究人員踢爆:臉書與IG行動程式會跨站追蹤用戶行為

不只是 TikTok、Facebook 與 Instagram ,任何手機 app 的內建瀏覽器都有能力監控我們的上網行為,並將追蹤資料回傳給 app 背後的公司。瀏覽器其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應用,因為我們的敏感資料(帳號密碼、信用卡資料等等)大多都會通過瀏覽器來送出,所以我們應該要對瀏覽器保持最高的警覺,只使用自己信任的瀏覽器來上網。我自己在 iOS 上面只用 Safari。而像訊息軟體或 Facebook 等各種 app 為什麼要做內建的瀏覽器,而不是直接讓使用者用 Safari 打開連結呢?當然是因為有利益在,而那利益九成九是從追蹤使用者行為來的。所以碰到這種 app 內建瀏覽器,我建議都直接轉到 Safari 等你信任的瀏覽器打開,或者乾脆把 app 刪了,改用它的網頁 app 版本。

Disable Safari Preload Top Hit

但 Safari 也不是預設就值得信任的。比如說,它其實會傳很多資料給 Google 與你選擇的搜尋服務廠商。它也會監控你在網址列輸入的任何文字,除非你關掉在背景預先載入最佳搜尋結果這個選項。

Privacy, ads and confusion — Benedict Evans

這篇文章點出網際網路上的隱私這件事混亂到大家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都還沒有一個共識。比如說蘋果認為只要在裝置端而非雲端做使用者追蹤就是保護使用者隱私,這是正確的嗎?或者第一方追蹤一定就比第三方追蹤更好嗎?為什麼?

這還沒有從國安與資訊戰來談,因為劍橋分析事件才是美國大眾認知到隱私權問題有多大的一個分水嶺。

遭人類捕殺至滅絕 科學家要讓袋狼「死了又活」

等一下,原來侏羅紀公園是有可能發生的嗎?

Subscribe to Narrativesaw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